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再打这张“王牌”,浦东如何扛起“引领区”建设新使命?



来源:上观新闻


党中央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定位之高、期许之重、空间之大、政策之实前所未有。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浦东将如何扛起引领区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7月15日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意见》全文请点击这里


浦东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普通的事情。

更准确地说,自从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浦东的每一次前行、转身、蜕变、跨越,都会引起世界的瞩目,因为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是中国的一张“王牌”。


7月15日,期待已久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了。

从此以后,在这块前沿阵地上,新的改革传奇将继续精彩上演;在这扇开放窗口内,新时代的发展故事将更加流光溢彩;在这张响当当的“王牌”背后,新的国家意志和使命将被庄严赋予,在浦江两岸再次激荡起改革、开放、创新的澎湃大潮。

浦东,从来都不是普通的浦东,也不仅是浦东的浦东。她是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注下成长起来的,也势必将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目光中,走向新的征程。

在最火热的季节,引起最火热的期待,上海浦东的“引领区”建设,就此启幕。


“引领区”重在引领,但如何理解“引领”二字?还是要从历史坐标中寻找方向。

30年前,瑞士人威廉·凯勒第一次来到浦东,从外滩望向黄浦江对岸,当时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还只有一个“球”,其余的建筑都很低矮,整个浦东就像一个大农村。

后来,当他决定把跨国药企罗氏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放在浦东张江时,人们都说他疯了。

30年前,摄影师姚建良第一次对着陆家嘴按下快门,这里还满是青褐色顶棚,一眼望去“如同紧贴地面的苔藓”。当年,他心中也曾嘀咕:“在这里建国际金融城,能行吗?”

3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来上海考察后,信誓旦旦地说,浦东开发可能是一个梦,一个不能实现的梦。

30多年后,罗氏制药已深耕浦东,斥资8.63亿元人民币兴建的上海创新中心成为罗氏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姚建良还在拍摄陆家嘴,不同的是他的相机里,早已写满了精彩和自信;弗里德曼不幸去世,遗憾未能再次考察浦东,但是弗里德曼的传记作家说过,如果弗基德曼还在世,他一定会修正对于浦东开发开放的评价。


一段回忆、一张相片、一句评述,30多年来的波澜壮阔、筚路蓝缕都凝结在这些历史细节中,而在故事反转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奔跑的中国,一个追赶的浦东。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来到了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国家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寻找一块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内对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来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试验,以此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浦东开发开放由此应运而生。

去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这是对追赶者——浦东的最高褒奖。

过去三十多年,浦东为中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为国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从某种角度说,浦东开发开放具有发展的追赶意义。而今天,新的历史坐标又一次放在浦东面前。
  

不久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回望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浦东开发开放是这一光辉历程中的一页华章。

浦东用30年沧桑巨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已经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把浦东放在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正是党中央此时此刻出台浦东“引领区文件”的时代坐标。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就好比在接力赛跑中,从落后、跟跑到超越、领先。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一棒已经递出,只不过,这一次浦东是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个自己。


或许有人会问,“引领区”要引领什么?其实,总书记早已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点明了主题。 

“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在第二个百年的奋斗路上,浦东要做的就是拿出开路先锋的勇气,排头兵的锐气,用鲜活的实践范例,向世界讲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事,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
  

做好新时代中国范例,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风采,这个任务可不轻松。中央为何又一次在关键时点上,选择了上海,选择了浦东?这或许还要从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说起。

人们聊起上海这座城市,常常会用“大上海”来形容。的确,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从“后卫”变身为“前锋”,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很“硬核”。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也是唯一能同时研制火箭、卫星、大型舰船、商用大飞机的城市。可以说,在国家的重大战略版图上,上海从不缺席。

从数字来看,上海人均GDP已超2.3万美元,金融市场成交额突破2000万亿,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1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这一切都是上海“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然而,人们对“大上海”之“大”还有更深层次的冀望和羡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

这种精神和品格才是真正铸就伟大城市的基石,才是能拥抱世界,又被世界拥抱;能聆听世界,又被世界聆听的强大力量。

6月底,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世博中心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

会议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上海的未来,“在上海这座城市,形成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

人们仿佛看到,一种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的生动图景在上海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今天,在中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交织下的今天,上海前所未有地如此重视城市软实力建设,其中的战略意义远远超出一座城市的边界。

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所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任务,赋予上海新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些使命任务,上海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如今,随着浦东“引领区”文件的出台,人们更能读出上海全面部署软实力建设的前瞻性和全局性。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说,浦东“引领区”不仅要引领硬实力建设,也要引领软实力建设,更要引领软硬实力之间相互赋能、牵引和转换。只有这样,浦东和上海才能引领未来,才能代表中国,才能面向世界。

造就和遇见上海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样也造就和遇见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浦东“引领区”是这座城市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亮舞台。


2021年的夏天,浦东又多了一处网红地标: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设计的浦东美术馆在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滨江地区建成启用。

坐拥“诗歌级”地理位置,用简洁大气的建筑美学,为百姓辟出无界延伸的艺术“领地”,再一次,上海和浦东收获了无数点赞。


浦东美术馆的启用似乎与浦东“引领区”文件出台没有必然联系,但其实,这里有一根内在逻辑线牢牢牵引着过去和未来,透露出如何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时代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

未来,浦东“引领区”建设,依然要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而另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历史和现实贯通、国内和国际关联的视角和维度,我们又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个之路”的思想精髓、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长期以来,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一直是浦东的座右铭。不过,在“引领区”的建设中,“改革”和“开放”都被赋予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在何万篷看来,“引领区”建设的实质,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级化,是一次改革开放水平的全面跃升。

“200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3年9月,中央又在浦东设立了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到今天,‘引领区’的建设将要转向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与以往单个领域、单个部门的改革相比,这次改革的重点将着重突出系统集成。

未来,浦东势必将开展更多的综合性改革试点,更加注重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与以往注重要素开放相比,今后浦东将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也就是基于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特别是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做强创新引擎,“引领区”同样有着自己的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将是浦东未来的追求。

当然,变与不变总是处于辩证地转换中,有些事物有了新的内涵,有些精神却历久弥新。

浦东大道141号如今已经成为了浦东开发陈列馆,在这里,有一件展品格外令人动容。

浦东开发初期,得到了众多市民的大力支持,当年,家住浦东六里乡的瓷砖厂工人王培德,不顾家中父母多病,来此捐出了500元;黄浦区一所小学的小朋友们也你一分、我两分集中起来捐了十几元。

一本记录捐款信息的本子,纸张早已泛黄,但这些故事却能够穿越时空,传递“人民城市”不曾改变的温度。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使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这将是浦东“引领区”建设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正像30年浦东开发所昭示的那样,没有人民的支持和付出,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理念,浦东不可能走到今天,也不可能走向未来。

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中国和世界又一次将目光转向太平洋之畔的热土。

新时代的上海和浦东,只有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才能不负这时代的厚望。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当“碳达峰”与“人达峰”交汇,不可不知的挑战与现实(续)【原创】当“碳达峰”与“人达峰”交汇,不可不知的挑战与现实【原创】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浦东助推企业登陆科创板的神器
【原创】锚定“双碳”|国际视角看中国产业园区如何进行低碳化改造【热文】中央党校推荐:徐州市委书记这篇美文,写尽千古风流!
【热文】国产高端芯片量产在即,中国解决“芯”痛还有多久?【热文】瑞士机床“断供”,中国将面临怎样的威胁?【月刊】百年赓续,矢志建功——华略智库6月刊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